「闻一知十造句」用闻一知十怎么造句


1)而且博闻强记,闻一知十,举一反三,属于绝顶的天才儿童。

2)闻一知十的天资固然可贵,但铁杵磨针的毅力却更值得称颂。

3)在孔子看来,学习要能举一反三,要闻一知十,这才是温故而知新,才是创造性的学习。

4)学会行孝,重在闻一知十,乐为不辍,而不是一曝十寒,应当持之以恒,养成道德,以担当重任。

5)闻一知十,果是天资超卓,楚汉你找了个好传人啊。

6)把知识真正融会贯通,标准应该是能够闻一知十,举一反三。

7)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,随着罗桀的指导,他感觉自己似乎对古符文很熟悉,几乎闻一知十,很快,他就能够辨识那些极其复杂的符纹。

8)这不是相卜不分家嘛,作为叶家少主,将来肯定要一鸣惊人的,如果连触类旁通,闻一知十的能力都没有怎么行呢。

9)闻一知十的天才毕竟是少数,一般人只能靠后天的努力,以勤补拙。

10)足见壮士闻一知十,贫道何必隐瞒。

11)昔颜渊闻一知十,孝廉能闻一知几呢?

12)八岁入塾启蒙,过目成诵而辄解奥义,且闻一知十,宛如神童。

13)这孩子领悟力高,能闻一知十,总是名列前茅。

14)仙赐是天赐聪明,不消说是一目数行,闻一知十的了。

15)尤其是壁虎登云轻功、九连环身法,梅蕊儿更是闻一知十,青出于蓝了。

16)今日秦尘与灵明论法,秦尘让他看见秦尘那举一反三的悟性,以及闻一知十的灵性,须眉大佛心中甚是安慰,觉得后继有人了。

17)他自以为有闻一知十的本领,常常不经求证就下定论,闹了不少笑话。

18)她不但认真负责,而且博学强记,闻一知十,所以才进公司便获得重用。

19)只要能让他掌握到了基本知识,也就能做到闻一知十

20)教学方法的改进,首先要改传统的单纯灌输式教学法为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法,教师提出问题,激发学生积极思维,主动思考,发现未知,发展智力,达到由此及彼,由表及里,闻一知十,举一反三的目的。

21)四女虽小,但头脑聪明无比,闻一知十,有着十分惊人的理解力。

22)对于玄机道人所授六韬三略,尤喜其中的文武二韬,且能举一反三,据实际情况变通,到后来往往是闻一知十,稍点即透。

23)孔子提出教学要因材施教。还主张教学要实行启发式,举一反三,使学生闻一知十

24)红玉的聪明像是得自传说中一样,一目十行,闻一知十,过目不忘,这几个成语就是为她准备的。

25)老师不仅要教授学习知识,同时也要教授学习方法,让学生们学会举一反三,闻一知十

26)我们班上成绩优秀的同学,大多能够闻一知十

27)他向来闻一知十,任何问题只要提示,立即知道如何解答。

「色彩斑斓造句」用色彩斑斓怎么造句
上一篇 2025年04月02日
「低沉造句」用低沉怎么造句
下一篇 2025年04月03日
声明: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搜集整理、如有侵权或发现不合适的内容、违法违规等行为、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。邮箱地址:664582281@qq.com

相关推荐

  • 「茂盛造句」用茂盛怎么造句

    「茂盛造句」用茂盛怎么造句1)来到宽阔的“松树道”,两旁载满了茂盛的松树。风姐姐来了,她扶摸着松树弟弟,松树弟弟发出了“沙沙沙”的声音,仿佛在说:“欢迎你们的来到,欢迎你们的来到1松树弟弟还不时给我们一些“松果”呢!2)小菜园美极了!茂盛

    学生造句 2025年03月30日
  • 「民不聊生造句」用民不聊生怎么造句

    「民不聊生造句」用民不聊生怎么造句1)军阀混战时期,兵荒马乱,民不聊生。2)这个国家政局动荡,总是烽火连天,民不聊生。3)顺帝晚年荒淫无道,天灾地变,民不聊生,受外族压迫的汉民族终于发出怒吼,有识之士莫不揭竿而起。4)上几百次农民起义,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一

    学生造句 2025年03月30日
  • 「天空造句」用天空怎么造句

    「天空造句」用天空怎么造句1)一望无际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,清晨的阳光普照着大地,轻风吹来,令人神清气爽。万物自由地生长着,显得格外美丽。2)朝霞的形状变化无穷,一会儿像一只飞翔的小鸟,一会儿像一只展翅的雄鹰。忽然,来了一条长龙,它十分凶

    学生造句 2025年04月09日